福州晋安区宦溪镇峨嵋村特产峨嵋叶腊石
峨嵋叶腊石是晋安区宦溪镇峨嵋村特产。矿产位于晋安区宦溪镇峨嵋村。发现于宋朝,为乡人零星开挖,明崇祯时开采十分兴旺,并被利用于艺术雕刻。民国4年(1915年),梁公津等人曾作过地质调查,证实峨嵋矿氧化铝含量最高,可达30%以上,品位之高,为他矿所少有。50 年代初期,仅民间开采用于雕刻。1958年起开始作耐火材料和陶瓷原料。峨嵋叶腊石为火山热液交代形成的大型矿床,储量607万吨。有11个矿体,产于坂头组流纹质角砾凝灰岩中,呈环状分布在古火山口周围,最大的1号矿体(加良山)总长度600米,宽13 ~275米。矿物成分有叶腊石、石英、水铝石、高岭石。其矿石主要为耐火材料,少量为雕刻石。适用于耐火材料的有3个级品,储量分别为22.2 8万吨、120 万吨和18万吨。制作的高硅低碱腊石砖,不易粘渣,抗侵蚀性能好,寿命长。工艺石以普通为多,亦见微透明、光滑细润的芙蓉石。2000年,产量6万吨,销往山东、重庆、珠海等地,并出口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年产值约24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