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产资讯

江西吉安市安福县特产安福火腿来源和生产介绍

发表于:2021-02-12    浏览次数:4

 江西吉安市安福县特产安福火腿来源和生产介绍

安福火腿早在清朝乾隆( 1736- -1796 )年间驰名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被列为出口名产。它具有皮薄肉嫩,脚蹄短小,腿身饱满,精多肥少的特点和诱人之香,夺席之味,色泽之美,营养之高的特色,同时还可入药,民间相传,三年陈火腿,能治疟疾、痢疾之忠,并有止血、退热奇效之说。1984年被评为省优产品,国家颁发了商标证书。

据调查,安福火腿的生产始于清初,盛于本世纪中叶。土地革命前后,复有- -些专业加工作坊和经营字号,例:平都镇的益裕腿庄,除在本县经营外,又在吉安、泰和、吉水、永新等县市开设分庄,最高年产八至十万只。抗日战争前夕,已行销广州、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等省。随后,加工精制火腿的庄号逐增,先后有“风记”、“老金太”、“冒记”、“同茂”等店。由于日本入侵,安福火腿的年产量也下降到二万只左右。加之后来一些私商只知渔利,不顾质量,甚至以假充真,将他地劣质火腿冒名顶替,致使声誉日落,解放前夕年产量竞跌落到六千余只。解放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地方特产的优势,对“安福火腿”的生产给予正确指导,保证了质量,为“安福火腿”恢复了名誉,并采取各种措施,严格要求按照传统加工工艺进行加工。一九五四年不仅年产已回升到一万五千余只,而且广开销路,售及南昌、赣州.及外埠的广州、上海等市场。十年动乱期间,“安福火腿”的生产又遭受了严重破坏,年产猛降为一千余只。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这-传统特产的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措施,使产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一九八二年和一九八三年,“安福火腿” 开始打入香港市场,远销东南亚,日本等國,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声誉。省、地财政、商业部门为了扶持发展安福火腿的生产,拨款在县城西郊兴建“安福火腿”加工厂,占地十七亩,这一加工厂建成投产后,“安福火腿” 将有更可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