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保护地蔬菜
1986年,老五镇菜田面积8500亩,保护地面积36.9万平方米。1990年,菜田面积9480亩,保护地面积41.6万平方米。梨树镇园艺村陈学良,孤家子镇园艺姚海山,榆树台镇路明村唐立国,郭家店镇蔬菜村曹务成等蔬菜专业大户,年收人万元以上。1991年县城郊大房身乡、梨树乡和杏山乡的一些农民开始大规模从事保护地蔬菜产,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专业村屯。3个乡镇保护地蔬菜生产面积68.5万平方1996年3月,梨树县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搞好“兴菜工程”的通知》。2000年,全县菜保护面积3.4万亩,其中温室2200栋1650亩,大棚7700栋7350亩,小拱棚10000栋450亩,地膜2.5万亩。
2001年,梨树县委、县政府提出开发102线长春到四平经济走廊的决定(长平经济走)。凡到102线公路两侧建温室的农户,每建一栋标准温室县里给补贴5000元,每打眼井补贴1500元,帮助赊红砖、水泥等建筑材料。喇嘛甸镇王家园村王宏山等6户村民十家堡102线建日光温室30栋。2003年全县建棚膜小区规模加大。当年全县蔬菜保地面积6.9万亩,棚室4.4万栋。2005年全县蔬菜保护地面积9万亩,棚室6.3万栋其中温室6405栋5250亩,大棚1.4万栋1.6万亩,小拱棚4.3万栋1.9万亩,地膜覆盖9万亩。
在蔬菜保护地生产过程中,不断引进新技术。2000年杏山乡西八大村从外引进白椒、黑椒、橙椒、紫椒、褐椒、金皮西葫芦、绿元宝西葫芦、黄飞碟西葫芦、荷兰小黄胍、球茎茴香、黄秋葵等13个特菜品种,生产的飞碟西葫芦在长春农博会上获一等奖。2000年园艺特产局和有关乡镇从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京研益农种苗技术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引进瓜菜新品种80余个,在梨树镇、梨树乡、杏山乡建立太空蔬菜种籽和特种蔬菜试验基地。引进推广黄瓜茄孑嫁接、二氧化碳施肥、棚室滴灌、大棚层膜盖增温、新农药、喷洒微量元素、植物生长激素等10余项蔬菜生产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