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湾 > 新竹特产

新竹特产

  • 台湾贝壳
    台湾贝壳品种繁多,形状千变万化,花纹眩丽,光彩夺目,无奇不有,有的大如畚箕,如南部海域的五爪螺直径有一米多,有的小得如笔尖,有的还是世界上稀有珍品,如翁戎螺中的龙宫贝,新竹、台南、高雄、澎湖附近沙质海底还有一种维纳斯骨螺,长两排整齐的长刺,很象梳子,相传希腊女神维纳斯就是用它来梳理秀发。台湾北部及台南外海一带的海扇蛤,象一把扇子,花纹......  [详细]
  • 台湾番石榴
    台湾的番石榴很多,以新竹新埔为名产地。番石榴,顾名思形,它形似石榴,又因原产于美国,人们便在“石榴”前加了一个“番”字,这种小乔木果树的果实就被叫作番石榴了。番石榴的别名很多,闽南话叫“拔仔”,还有叫“蓝拔”、“奈拔”、“梨子拔”的。 ......  [详细]
  • 林健成蜡像
    蜡像雕塑从国外传入台湾的历史并不长,早期在台湾塑蜡像的也只有林健成一人。然而,林健成为了塑好蜡像呕心沥血,刻苦钻研,终于获得了巨大成功,为中华民族在国际塑蜡艺坛争了光。美国的蜡像经销商专门来台请林健成制作各种人物,包括电影名星、政界名流,甚至宗教人士。有的国家还以重金聘请他前往塑蜡像,他的名字随着一尊尊蜡像传遍世界各国。 ......  [详细]
  • 通草纸
    通草纸,通草又名通脱木,丛生于台湾的新竹、苗栗、桃园、花莲、台东等县的山地上,茎细长而直立,少有分枝,质脆如草木,含有白色粗大的木髓,人们把它切成薄片,便可做纸花和其他装饰品,还可以用来造纸及作中药材等。诗人黄启棠曾作诗咏通草,“秋夏常开淡紫花,叶如掌状干无瑕,栽花作药还为纸,碎骨提供艺术家。” ......  [详细]
  • 台湾美术灯
    当人们走遍台湾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许多美术灯饰店。灯饰工厂更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他们除了供应台湾市场外,还大量外销,美术灯曾一度为台湾增长最长的外销品。从1954年开始,台湾新竹、苗栗一带由于具有丰富天然瓦斯,提供了廉价的能源,根据国际市场上,圣诞灯需求大的特点,大量生产外销的圣诞灯串,成为世界上圣诞灯外销最多的地区,拥有“圣诞灯王国”......  [详细]
  • 新竹米粉
     新竹米粉与新竹贡丸齐名,为台湾新竹市的名产。新竹米粉之所以会名闻全台主要在于当地特殊气候所致。每年中秋起讫翌年清明,东北风长驱直入到新竹后,受地形影响导致风势转骤,变为干燥的风,也因此造就了新竹第一名产。新竹市又暱名“风城”,也是因为当地常起风。......  [详细]
  • 骨肉鱼丸汤
    50年老店的石家鱼丸,没有招牌却门庭若市,香甜的汤味老远就可闻到。老板用新鲜鲨鱼自制的大颗鱼丸,包着猪肉、荸荠做的内馅,配上大猪骨熬的汤头,味道鲜美不油不腻,加上大骨肉,就是最受欢迎的骨肉鱼丸汤。......  [详细]
  • 成家肉粽
    成家肉粽属于北方粽,即将糯米炒熟后包馅再蒸,其馅料丰富,有香菇、蛋黄、瘦肉、栗子等,制作客家稞粽的方法,是先将糯米磨成米浆作为外皮,再包入馅料蒸熟,吃起来外滑内香。店龄80多年的成家粽店,因馅多、口味独特,知名度颇高,常有名人指定购买,形成另一种特色。......  [详细]
  • 新竹贡丸
    台湾新竹名产首推贡丸。关于贡丸的由来,有个美丽的故事。传说当地有一猪肉贩,年老时将生意交给儿子经营。老人家无法嚼食太硬的食物,又偏好食肉,媳妇便绞尽脑汁,将猪肉剁碎后,用木棒捶打成肉酱再烹煮,咬起来清脆爽口,味道异常鲜美,自此,公公每餐必佐,孝妇的佳话传遍乡里,贡丸也随之流行开来。     如果单以材料来说,新竹贡丸应该算是小一点的肉圆,......  [详细]
  • 元祖润饼
    创店80多年、传承五代的郭家润饼,是新竹地区的润饼老店,因知名度颇高,故摊前常见大排长龙的盛况。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用梨山高丽菜、红萝卜、白萝卜炒香后,卤制成口味独特的卤菜,加上蛋酥、菜脯、沙豆干、香菜、花生粉、豆芽等多种配料,再用香滑带劲的自制饼皮包起来卷上,既快速又好吃,无怪乎甚受大众喜爱。......  [详细]
  • 竹堑饼
    当地人称为“新竹肉饼”或“糕皮饼”的竹堑饼,是用肥猪肉、红葱头、冬瓜糖等做馅料的咸饼,新竹旧称“竹堑”,取名竹堑饼,有保存古都风味的深厚意涵。而烘烤后的竹堑饼,外皮松酥、内馅柔软,吃来葱香满溢,自然引人垂涎。其中仍以位在城隍庙旁,创立于1898年的老字号新复珍饼店最具知名。......  [详细]
  • 黑猫包
    黑猫包其实就是福州包子,因为之前的老板娘外号叫“黑猫姐”,卖的包子也跟着被叫“黑猫包”了。黑猫包特别之处在于发面时不用新酵母,而是用前一天留下的老面糟,代代相传的陈年酵母,让面皮更香更有劲;内馅则用鲜嫩的生瘦肉和去油的熟肥肉,拌上熬煮10小时的肉汁,调味搅匀后先冰冻再包,吃起来汤汁满满,香味四溢。......  [详细]
  • 米汤粉
    典故与台湾盛产大米有关,以米磨成粉后制成。手艺传自福建。  风味热呼呼的汤汁,咕噜咕噜入喉而下的滑润米粉,造就了它朴实清爽、不造作的鲜甜滋味。浸泡在粗粗短短的米粉里的材料,是猪内脏和小菜。......  [详细]
  • 海瑞摃丸
    摃丸是大陆福州一带的人所创,再传新竹人,在日据时代,因厨师比赛中由裁判一致推举为美食而闻名全省。据老师傅的口耳相传而得知,摃丸原本是一位老先生喜食猪肉,但因为岁数大而齿牙松动,不易食用,其媳妇出于孝顺便自行将猪肉切碎,剥成泥状进行调理后再捏挤成一团丸子状后所烹煮而成,故其弹性佳,肉质鲜美,但因老先生无法咬嚼其物,而出言告知乡里其媳妇不......  [详细]
  • 新竹花生酱
    新竹花生酱以讲究真材实料的作法和用料而有名,制作传统口味香醇浓厚,有满满的花生小碎片,东大路福源花生酱最具代表性,不腻的甜味中还点咸味,衬托出其香甜。        特产文化:最早新竹花生醬製造工廠多集中在東大路一帶,由於講究真材實料的作法和用料,逐漸吸引大批顧客購買,打開知名度,但因時代的進步、利潤有限且人力不敷使用的 情況下,絕大部份花生醬......  [详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