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 > 汉中特产

汉中特产

  • 宁强华细辛
    宁强华细辛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二、立地条件产地范围内海拔700m至1500m,坡度≤11°的山地,土壤类型为腐殖质土和砂质壤土,有机质含量≥2.0%,土壤pH值5.0至6.5。三、栽培管理1. 播种: 7月上旬至8月上旬人工播种,株、行距为8cm至10cm,播种深度2.5cm至3.0cm,播后畦面覆盖。2.移栽:育苗后次年3月至4月移栽,做高......  [详细]
  • 汉中天麻
    汉中天麻,又称陕西天麻,它历史悠久,为陕西汉中一大名优特产。它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利川和吉林天麻,并列为全国六大著名天麻。我国最早 的药学专著、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中,就曾记载天麻“生陈仓川谷、雍州”。“陈仓、雍州”即今宝鸡市的凤县、太白、眉县和汉中地区的宁强、 勉县、留坝等县一带,历史上曾行销全国并有部分出口。    天......  [详细]
  • 城固生姜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前后也是种姜的时候。    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须根不发达,食用部分为肥大的根茎块,呈不规则块状,黄褐色或灰白色,有辛辣味。地上茎高60——70 厘米,叶片披针形,排列成两行;穗状花序,花下有绿色的苞,花被橙色,唇瓣紫色散布白点;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需肥量大。清明前后播种,深秋收获。生姜切片 为“干姜......  [详细]
  • 镇巴竹荪
    镇巴竹荪乃食、药兼用的理想天然保健食品,风味之鲜美,冠于诸菌。这种真菌多寄生在竹林里的腐竹根上,“荪”是香草之意,它与象鼻、驼峰、猴头、燕窝、鹿垫、熊掌、猩唇并列为我国“八大山珍”。竹荪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有类似人参的功效,故名“竹参”,入药具有补肾壮阳、益胃清肠、抗老防衰、消炎止痛、减肥等多种功能。镇巴竹荪属生理碱性食品,能调节人体血......  [详细]
  • 宁强树叶凉粉
    宁强有一样特色美食树叶凉粉,使用有一种树叶叫做凑黄金的树木之叶制作而成,做法是用该树木叶子取下约一公斤(半桶),放在木桶里用柏树灰开水冲掠,使用擀面杖在桶里不断的搅,将叶子搅化,然后将搅化的叶汁用碗盛好凉凉,成凝固状,就可凉拌食用;凉拌时用蒜、盐、味精、花椒、醋(浆水)、油泼辣子等,拌好就可以吃了,纯天然美味。有养生、养胃、延年益寿之功效......  [详细]
  • 西乡酸辣子
    大部分西乡人都有吃酸辣子的嗜好,而且不论是城里乡下,几乎家家都有一坛坛自制的酸辣子。    酸辣子看上去水灵灵、黄亮亮,吃起来香辣清脆。生吃越嚼越香,是一道很好的下酒菜。熟吃时,炒肥肉瘦肉、鱼虾。魔芋豆腐、青菜、洋芋等也放进酸辣子,别有风味。  酸辣子的做法也很简单,每年秋季辣椒由淡绿变暗绿时,摘下暗绿的辣椒在清水中洗净,晾干水分,剪去把......  [详细]
  • 汉中锅贴
    汉中锅贴实际上是一种“花卷”。除了面以外,里面仅有一点点由盐、花椒、肉末组成的内馅。  据说在隋朝末期,兵慌马乱,战势处于下风,做饭的人也都是敷衍了事,打仗的士兵很难吃上热饭。有一天,那炊事员(姑且叫他)将锅烧热,准备给带兵的将领煮面,这时候突然传来了战斗的号角声,那厨子慌乱之下将未拉长的面条扔进锅里,等他开锅后才发现原来锅里根本没加水......  [详细]
  • 秦巴雾毫茶
    秦巴雾毫,绿茶类,产于陜西省汉中地区的镇巴县。这里产茶历史悠久,据载:巴茶始于秦汉,盛于唐宋,在公元780—805年(唐朝德中时),每年纳茶税“银两三百两”。至今,镇巴县境内多处有大茶树,雌鸡岭的一棵大茶树制的茶,相传曾向汉高祖刘邦进贡,刘邦也常带文武大臣到茶镇品茶议事。  产地分布:    秦巴雾毫产于陜西省汉中地区的镇巴县,镇巴县为汉江和嘉陵......  [详细]
  • 宁强核桃馍
    宁强核桃馍,是将核桃仁去皮后与椒盐、芝麻等一起制成馅泥,再将油面经过三次发酵后,抹上核桃泥,放入烤炉里烘烤后制得的糕点。本品口感酥脆,味道香甜,特别适合老年人及儿童食用。  王家核桃馍历史悠久。据王家核桃馍传人口碑相传,天津的一个都督周玉姬兵败领罪后,他的儿子带厨师逃来宁强,在王家做了上门女婿,他的厨师在王家做厨艺,主要制作海味酱菜、......  [详细]
  • 镇巴树花菜
    镇巴特产树花菜是陕西省镇巴县的一种地方特产,它是一种灌木植物,我们采摘其鲜叶及花朵经加工而成。镇巴县人素有吃树花菜的传统习俗。该树花菜外观很不中看,但它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用该产品炖鲜猪肘、鸡肉或烧鱼汤等油而不腻,尤其是树花菜炖蛇肉,汤香味美,深受天下“食客”欢迎,继而镇巴树花菜成为抢手之货,使其价格倍增。 镇巴“树花菜”植物名:省沽油......  [详细]
  • 汉中菜豆腐
    菜豆腐是汉中人爱吃且百吃不厌的一种家常菜。    菜豆腐的制作十分讲究。第一道工序就是把泡涨的豆子磨成浆,磨好了浆,再细细滤去渣,之后倒进锅里,把豆浆烧开,放进切好的小白菜,就开始点豆腐了。    菜豆腐质量的好坏全在这“点”上,在汉中家家都有吃酸浆水菜的习惯,用上好的酸浆水点出的豆腐白细、软嫩,后味绵长,略带甘甜,不像用传统的石膏、卤水等化......  [详细]
  • 上元观红豆腐
    陕西汉中市城固县上元观红豆腐以优质黄豆为原料,以卤水(当地人称之为浆水)点制豆腐,压榨后将 上元观红豆腐。豆腐切为一寸见方,恒温发酵,以食盐、花椒。大香、红叩、桂皮。良姜、砂仁等30多种调味品浸拌淹渍后晾干,再用大曲酒、辣酱调制混合入坛密封。坛体埋入地下,夏遮阳、冬保温,利用自然气温调节坛内温度,促使二次发酵,存放三年而成。外观枣红色,内呈......  [详细]
  • 洋县神仙豆腐
    说到洋县华阳的美食,这里的土生土长的人们会给你带来另外一种惊喜,一个属于大自然的馈赠。古时,当地人用一种名叫“神仙树”的植物茎叶加工制作的特色食物----“神仙豆腐”。这种“神仙树”学名“双翅六道木”属于忍冬科六道木属的灌木类植物。将其茎叶手搓或捣成糊状,加适量水,搅匀之后用荷叶盖住,放置阴凉处10-20分钟即成。“神仙豆腐”使用天然植物作为原......  [详细]
  • 黄官盐菜
    黄官盐菜的制作工艺由来以久,其风味独特,南、北口感都能适宜,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工艺改进,吸纳南北风味,其口感近似川味,而淡于川味,具有代表性的巴蜀风味。  分部区域:   黄官盐菜与黄官镇的地域文化密不可分,已形成不可替代的特色,用相等工艺在外地加工,均达不到其风味要求。这主要由于黄官镇的区域特色,这里多浅山、河流,年降水量、空......  [详细]
  • 汉中醪糟
    汉中人非常喜爱醪糟。汉中市知名书法家徐永基先生说,不仅过年过节必定要自己做了吃,平时也有做了吃的。特别在汉中坝子,以水稻为主的地区,老百姓都要用一块地专门种酒米,以备做醪糟之用。公社化那时,不能自己种,也要设法兑换一点,至少春节时是非做醪糟不可的。万不得已,用大包谷糁子也要做。妇女临产时,家里必定做醪糟,因为吃鸡蛋醪糟对产妇极富营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