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海南 > 共和县特产

共和县特产

  • 藏靴
    藏靴是生活在牧区的藏族、蒙古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用品。从出土文物的考察中发现,早在新石器晚期,青海都兰县一带就有革履靴鞋了。这种原始的靴鞋,原料为牛皮,用较厚的牛皮作底,薄一点的作面,底和面的缝合则用牛羊皮条,鞋口前端还有带毛的牛羊皮装饰。这种靴鞋或许可以说是藏靴的祖先吧。不过,它的后代经过漫长的发展变化,已经更为精致、美观、合理、实用,......  [详细]
  • 传世昆仑玉
    昆仑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辖区昆仑山南麓的玉女峰与王母瑶池附近,海拔4200多米,与昆仑山北麓出产的和田玉性、色、质相同,属姊妹玉,也与俄罗斯玉、巴基斯坦玉同属透闪岩矿物结构,称为“青玉”或“宝玉”,其有别于产于东北、中原、缅甸等的斜长石、蛇纹石或高岭石等矿物构成的“半玉”或“假玉”。昆仑玉硬度6.2—7.5不等,比重2.7—3.1,致密度2.9,透闪岩含......  [详细]
  • 羊肠面
    羊肠面是西宁地区常见的一种风味小吃。它以羊肠为主料,并伴以热汤切面共食。做法是将羊的大小肠管洗净,肠壁油不剔剥,装入葱、姜、花椒、精盐等为佐料的糊状豆面粉,扎口煮熟,并在煮羊肠的汤内投入已煮熟的萝卜小丁、葱蒜丁混合的梢子汤。食时,先喝一口热羊肠汤,而后切豆面肠为寸段一小碗,再吃一碗梢子汤浇的面条。        羊肠面汤色淡黄,肠段洁净,......  [详细]
  • 青海氆氇
    氆氇为藏族人民以手工制作,作为衣料或装饰的优质毛纺织品,是以西宁羊毛为原料,经纺纱、染色、织造、整理等工序制成。传统品种有加翠氆氇、毛花氆氇、棉纱氆氇等。加翠氆氇厚度很像大衣呢,斜纹编织,每匹有紫红、枣红、深红、草绿等颜色;幅宽约27厘米,匹长l8米左右,正好可缝制一件藏袍。其纬密特大,每寸(3.3厘米)达230根,制成藏袍旦有良好的保湿性能,不......  [详细]
  • 高原蜂蜜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高,夏季气候适宜,日照时间长,空气清爽,特别适宜种植油菜。因而每年6月至8月,万千养蜂人朔河湟谷地,沿青藏公路,绕环湖四周,将数清的蜂箱放置于开遍黄花的漫山遍野之中。一时,牛羊声声,群蜂嗡嗡,青烟袅袅,牧歌阵阵,大有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欣喜之感。偶而钻入养蜂人的帐篷,喝一口清亮亮的蜂蜜,品一点银闪......  [详细]